《针灸治内科痛症6讲》,针灸不仅可以治疗骨伤外科痛症,对内科痛症一样有速效。本门课程,林大栋博士讲解“头痛、经痛、胃痛、腹痛、牙痛、心胸痛”6种病症针灸治疗法,供学员针到病除。
收听全部课程,扫描上述二维码就可以啦!
1) 远取穴用针法:公孙、内关、足三里、血海、梁丘
2) 近取穴用灸法:中脘、下脘
3) 头针:头针之额旁二腺
今天我们大医小课讲到痛症内科,我们要讲到胃痛。很多人也许会注意到胃痛、腹痛。实际上胃痛跟腹痛是不同的,如果是胃痛,病人会很明确告诉你胃不舒服。如果是肚子痛呢,他很可能是整个腹腔的问题,所以我们是分开的,当然他们两个很相近。那么我们先讲胃痛。
胃痛,我们分成经典穴位跟头针两部分。经典穴位我们又分成远取穴用针法和近取穴用灸法,在这里面近取穴的中脘和下脘也可以用针,但是我们一般近取穴比较喜欢用灸法。那我们先来讲远取穴,大家都看的出来这些穴位都是在手脚上,公孙、足三里、血海、梁丘在脚上,手上是内关。当然我们要先讲公孙跟内关是一对的,“公孙内关胃心胸”,学中医的大家都知道,公孙跟内关合起来可以处理胃、心、胸的问题。那胃痛一定要找到它们两个穴位。
除了它们两个穴位,我们再来看看血海和梁丘,它们分别在我们膝盖两个髌骨的上角,这两个穴位很有趣,一个是治急性的胃痛,一个是慢性胃痛。急性胃痛是什么穴?是梁丘穴,梁丘穴本身在哪里,本身在胃经上面,就是处理胃的问题,所以急性胃痛用梁丘。那慢性胃痛不是这一两个小时才有的,长期的胃痛我们可以用血海,血海在董氏奇穴里面它又叫做通胃穴,表示它跟胃都有很大关系,这是在脾经上面的。有人说老师可是我不知道它是慢性的还是急性的怎么办?两个都扎。
那足三里呢?治胃痛我们就平补平刺,足三里的作用,我们往上刺一般治疗我们的上焦问题,往下刺一般就治疗我们的下焦问题。那胃在哪里?脾胃在中焦,直刺就可以,这是足三里,所以这几个穴位是属于远取穴。
那近取穴呢?近取穴我们就用到中脘跟下脘,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穴位。首先看到的是公孙,在我们的第一掌骨,这两头凸起的近心端的下缘,图片上能够很清楚的标注。公孙是大穴,公孙是谁?公孙是皇帝,炎黄子孙的皇帝,他的名字叫公孙轩辕,所以是皇帝,这是大穴。
第二个治胃痛的是内关,公孙内关胃心胸。内关的位置在手上心包经的手横纹上两寸的地方,这是内关。接下来还有足三里,足三里是我们这个养生保健的第一大穴,在我们的膝眼,外膝眼下,大概三寸的地方,在我们脚的胫骨的边缘,这个一会我们会详细介绍。
接下来还有血海和梁丘,正好一个在髌骨角的内侧缘,是血海。另一个在髌骨角的外侧缘,是梁丘。所以你去摸,你要在骨头上面一点能够下针的地方。梁丘在外缘,血海在内缘。血海治疗慢性胃痛,梁丘治疗急性胃痛。
除了这几个穴位之外,还有中脘。中脘,在我们的中庭跟神阙中间的连线的中点,这个就是中脘,它是在我们的任脉上面。下脘呢,它是在我们中脘以下,大概是我们中脘跟神阙的再取中点,那个位置就是下脘。这两个部分我们也可以扎针,但大部分我们也可以用灸。近取穴用灸,胃痛的时候,效果就会很好。
那关于胃痛,我们还要来讲关于他的头针。头针是在额旁二腺,额旁二腺在哪里?我们来看看图。这个图大家可以在我们的 [问止针灸穴位] 小程序还有我们的中医大脑里面找到这个图。
▲扫一扫使用“问止针灸穴位”小程序
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额中线,在我们额旁二的地方,额旁二可以处理我们脾胃还有消化道的问题。大概在我们的瞳孔直视时候的正上方,到发际线,向上、向下各0.5寸的范围内的位置。我们扎针的时候,可以上下各扎一针,这个就是我们头针,来治胃痛的方法。
公孙穴
公孙穴,找到我们脚的内侧面,内侧面在我们第一掌骨,这边有个骨头凸起来的地方,向心的这一端,稍微往里面一点,下缘的凹陷处,就是公孙。
内关穴
内关穴,内关的取穴在我们手横纹的中间,往上大概三指的位置,能看到两根筋,在这两根筋之前的位置下针,这是内关穴的取法。
梁丘穴跟血海穴
现在我们来讲梁丘穴跟血海穴,这两个穴位都比较大,比较好取穴。在髌骨的上缘,内侧缘这边是血海,外侧缘的梁丘。我们先来定位血海,那我们一般血海跟梁丘下针之后稍微捻转一下。梁丘穴在另一边,也是在我们髌骨的上缘,在我们的胃经上。血海在我们的脾经上。下针后稍微做捻转。
中脘
现在来讲的是中脘,首先我们要找到神阙也就是我们的肚脐,跟我们的中庭穴,中庭穴也就是我们鸠尾上来的这个平的地方,也就是这个地方跟我们神阙之间的一半,在这个正中间,也是在我们的任脉上面,我们一般来说是用灸,那也可以用针,这就是中脘的位置。
下脘
现在讲解的是下脘的取法,一般我们直接定位中脘之后,它跟神阙肚脐之间连线的中点,就是下脘穴。
额旁二腺
我们现在来示范额旁二腺,在我们眼睛直视的时候,瞳孔直上到发际,向上0.5寸,向下0.5寸。那我们下针的时候,通常可以发际往上一点,扎到发际的位置,发际往下一点,扎到发际的位置。首先从他的正上方下针,直接推到发际的位置,另外一针从发际下面往上,推到发际的位置。因为我们的前额它是有角度的,所以我们稍微要往下弯一点,比较容易把针推进去,推到发际的位置,这就是额旁二腺取穴的位置。